2022/10/04 14:22:23
經濟日報 黃啟銘
近年來,台灣農業受到農村人口外移、老化與少子女化的影響極深,導致農村農業勞動力不足,季節性缺工嚴重。農委會雖以各項自動與智慧農業機械補助,期藉機械化模式來填補人力缺口,但仍有不少農民礙於部分農機採購金額過高,甚至購買之後的設備使用率過低,使得營運資金周轉面臨困境。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多年來推廣智慧農業、以田間實作為特色,此次配合農委會農糧署的政策,於10月4日舉行農機共享試辦計畫記者會,期透過農機共享模式,推動「使用」取代「擁有」,以「「租賃」取代「購買」,甚至將閒置農機出租共享可增加收入,以租代購更能減輕資金壓力。而農機租賃除可活用現有資源,更能創造更大效益,提高農機使用率。 透過鋰電池式小型電動農機的共享,更可實踐綠色生產,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當日活動,特別安排該校校長郭秋勳頒發感謝狀給眼球兄弟公司執行長陳盈嘉,以感謝業者捐贈百萬農機設備給明道大學。農委會農糧署主秘陳啟榮、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科長陳麗玉,農糧署中區分署、彰化縣農業處,彰化市、田尾、埤頭、北斗等在地農會皆熱烈響應,彰化縣青農聯誼會總會長黃宥嘉、彰化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理事長呂政益、第六屆百大青農張義鑫、裕農農機廠總經理謝松益、德商美最時貿易經理陳竑宇等數十位產官學人士一同出席見證農機共享試辦的歷史性一刻。


「農委會農糧署近年推動農業4.0,期透過智能生產與智慧化管理,突破小農單打獨鬥困境,提升農業整體生產效率與量能,建構主動式全方位農業消費、服務平台。」農委會農糧署主秘陳啟榮說,目前農糧署所推動的農業機具升級中程計畫中,關於省工、產業升級、生產永續循環,感謝明道大學配合計畫,持續推動農機共享、推對農機電動化、碳匯農機等項目,協助農友申請補助符合淨零排放的農業機械,期導入2040農機全面電動化與碳匯農機。

裕農農機廠總經理謝松益談到,對於農糧署所推動的農機租賃機制,身為農機業者一定會配合,此外,也感謝明道大學精農系主任劉程煒的努力,讓明道大學為國內現今唯一設置農機租賃據點,可依地區農耕需求,結合農機資源提供租賃服務給在地農民。
環顧現今台灣農業結構,仍以小農居多且種植作物種類繁多、同時還得面對農作物生長期的差異化。而農民所需的曳引機、聯合收穫機等大型農機具價格不斐;而中小型農機雖然單一機種價格不高,但因種類繁多,還要面臨不同作物所需的農作流程,投入不少成本在購置農機上,因此要如何讓這些農機發揮最大效率,更是機耕業者最關心的議題。

而如何讓「使用」取代「擁有」,藉農機共享來增加收入,這也是農業領域學者專家熱議的話題。就以農委會農糧署近年為以提升農機利用效率,所發展的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農機Uber)等機制來看,就能看出農機租賃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租賃農機包括各型曳引機、聯合收穫機、農用無人機等各型大農機與電動小農機,而為推廣鋰電池式電動小農機,每日租賃價格比UBike還便宜,最低一天不到100元!」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主任劉程煒談到。

劉程煒感謝農委會農糧署支持明道大學推廣農業相關活動。他提及目前國內小型農機如割草機、噴霧機、吹葉機等其動力來源大多為二行程引擎式,且部分為非營農型使用,導致購入後使用頻率低、環境汙染嚴重;而大型農機購入成本高,卻因季節性與地域性需求等因素導致閒置成本高,回收速度慢。
因此,今日活動主要是對外界宣示,「使用」取代「擁有」,以「「租賃」取代「購買」,甚至將閒置農機出租共享可增加收入,以租代購更能減輕資金壓力。而農機租賃除可活用現有資源,更能創造更大效益,提高農機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