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學精釀試驗所揭牌 IPA啤酒品嚐首秀

黃啟銘/文
由長榮大學精釀發酵研究中心主導的「精釀試驗所」,7月31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現場特別由營養系助理教授詹前毅所釀造的IPA (印度淡色艾爾啤酒)、助理教授呂佳陽釀造的非酒精性發酵飲品,康普茶,並備有由香草莢發酵精進製程中,香草萃取液的香草潔手液,展現出一系列精釀試驗所的豐厚研發產品。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致詞時表示,學校近年著重研發能量、產學合作、與協助在地企業創生。感謝研發長吳佩芝的規劃、相關系所師生的合作,讓「精釀試驗所」今日能得以成立。回想起2018年世界啤酒大獎The World Beer Awards (WBA)賽事中,長榮大學精釀團隊,以液態發酵技術研發的「蒔醇黑糖啤酒」,受到大會評審與國際人士的肯定!

「液態發酵之後就是要投入研發固態發酵。」李校長難掩內心喜悅地談到。這表示長榮大學多年來的研發技術、科研成果,已夠資格擠進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今日活動展出品飲中,IPA (印度淡色艾爾啤酒),為五種啤酒花提供了多種熱帶水果風味的啤酒外,還添加水溶性的膳食纖維,飲用者可額外增加因蔬菜攝取不足的膳食纖維。此外,詹前毅針對國人對於啤酒口味上的喜好,IPA選用芳香型的酒花,並降低苦味型的酒花比例,口味上帶有熱帶水果香氣,入口後,口感清爽、回甘,當餐前酒或是單飲都非常合適。

而非酒精性發酵飲品—春,則是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及各種有益細菌所組成紅茶菇,將甜茶發酵產生醋酸及二氧化碳,不同的茶底會產生不同風味,咖啡葉煮成的甜茶所發酵製成的康普茶,咖啡葉康普茶的特色在於經發酵後會產生蜂蜜般的香甜風味及金黃色澤,口感清爽。

   此外,李校長強調「精釀試驗所」將是一個縮短學用落差的教學場域,發酵技術從研究到產業實用,是需經小批量放大,才能順利產出可上市的產品,他感謝研究中心的老師們秉持著達人的精神,帶領著學生,從發酵實驗室的小量開發,到試驗所的大量測試,期能讓同學們的學習更接近產業,亦發展出更多元化的產學合作面向,創造學校的教學特色。他更期許長榮大學未來能以「CJCU」品牌,參與海外的各項活動與學術交流,讓學校招牌在國際間能持續發光發亮。

精釀發酵研究中心主任陳妙齡表示,「精釀試驗所」場域將以發酵技術為主,採用在地農產為主要開發素材,發展出在地的特色的發酵商品。所內成員主要為保健營養系師生,而目前保健營養系除了培育營養師外,保健食品的專業人才培育亦是本系的重要教育目標,本系在應用性課程規劃上,除了保健食品相關及食品微生物學外,亦已規劃許多發酵與釀造相關的應用性課程,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資源。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