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饒慶鈴表示,最近有很多好消息傳回臺東地區,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之稱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公布2021年度得獎名單,臺東縣政府以「臺東慢食節」獲獎,更從中獲選為前20名,摘下「優良設計金獎 ( Gold Award ) 」殊榮。今日臺東大學更取得工廠登記證,這表示,未來在地的農漁林牧業者,所加工出來的產品,將可以冠上Made in 臺東!
長榮大學2019年由研發長吳佩芝邀請EGI Capital的創始人兼執行合夥人許恆源博士、EGI Capital董事長黃筑筠博士,共同合作規劃IF國際產學創新論壇暨媒合平台,同時啟動籌劃CJCU/ILP產業聯絡計畫。吳佩芝表示,透過兩位積極技術媒合,2019 年CJCU與美國波士頓Top Flight Technology (TFT)公司簽訂合作協議,TFT創辦人Dr. Long Phan認同CJCU無人機中心研發、製造與驗證能力,簽訂共同開發高酬載、長滯空無人機,以供國際無人機應用市場上的需求。
當日產研交流會,視訊連線美國波士頓,由長榮大學研發長吳佩芝進行開場引言。 黃啟銘/攝影。
許恆源博士談到,2020年在疫情衝擊艱困時期,IF國際產學創新論壇暨媒合平台為推動台灣綠色能源創新產業發展與鏈結,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奈米科技中心主任MIT.nano、Prof. Vladimir Bulović 及 Via Science 執行長Colin Gounden,分別就「奈米與能源前瞻科技與新創-MIT 經驗談」及「隱私科技的發展、疆界與想像:以能源轉型為例」進行分享交流及技術專案媒合。Via Science的核心技術為透過區塊鏈保障資料數據隱私性並進行分散分析,目前為美國國防部與空軍、瑞士政府、美國 PJM、KCP&L、聯合愛迪生(Con Edison)、 東京電力等政府、電力監管機構與企業的服務供應商。透過多次密集的與台灣AI科技、台灣電力與系統公司的溝通討論,現已達成合作共識,預期將支持台灣新創投入台灣電力、物流資訊系統等建置合作。
此外,許恆源博士強調MIT(Made in Taiwan)在全球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 地位。對於疫情後全球復甦與轉型,台灣產業本身已有良好的競爭力,只要持續強化技術創新、深化國際合作及加強國內外投資,朝「創新」、「智能」、「整合」三大面向發展,台灣業界更能藉由長榮大學IF國際媒合平台,搭橋國際頂尖研究團隊,預期將能整合產官學研能量,發展前瞻技術、壯大經濟規模。
陳妙齡主任以研究著重於應用,跨域將保健食品相關產業議題融入課程,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想,然後把發想的創意導入發酵特色實驗室實作。她說明中心場域以液態發酵技術為主,採用在地農產為主要開發素材,發展出在地的特色的發酵商品。中心攜手民間釀酒廠,以台南南化關山地區所契種的黑糖、結合大雅地區台灣大麥,協同開發黑糖精釀啤酒「蒔醇」,並於2018年榮獲2018 World Beer Awards (WBA)Dark Beer/English Style Brown Ale全球及台灣雙料冠軍,現今已成為長榮大學熱門的伴手禮。另外她也提到另一支精釀啤酒IPA(印度淡色艾爾啤酒),為五種啤酒花提供了多種熱帶水果風味的啤酒外,還添加水溶性的膳食纖維。